11月21日,航通智能成功中標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陽邏港園區)信息化系統弱電集成項目。這已經是航通智能的第27個綜合保稅區信息化項目,代表著航通智針對綜合保稅區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已非常成熟。
今年3月11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總規劃面積4.05平方公里,采用“一區兩園”的模式,即毗鄰陽邏港的陽邏港園區和依托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的東西湖園區,兩園區將通過鐵路和漢江青鋒碼頭,實行水上集裝箱快巴短駁運輸有效銜接。其中,航通智能中標的陽邏港園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依托長江中上游地區核心港---陽邏港,通過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突出區港聯動,多式聯運,開展水路口岸物流、國際采購、航運金融、船舶租賃、航運交易等新型服務業。
航通智能承建的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陽邏港園區)信息化系統弱電集成建設依據十部委聯合制定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監管設施驗收標準》(署加發[2007]143號)等若干規范、標準,項目主要內容包括:智能卡口軟件、智能卡口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機房工程、綜合布線系統及其它配套服務系統。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的信息化系統建設將滿足海關監管,是自身業務方面快速通關,推動綜合保稅區的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剛剛獲批的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與2011年8月獲批的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共同構成了武漢市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武漢目前有2個綜保區,在功能和享受的優惠政策方面,形成相互補充、互為支撐的關系。武漢東湖綜保區信息化建設任務中,航通智能也承建了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海關/國檢電子卡口子系統、報關大廳派單排號等系統。該綜保區于2013年1月15日首期順利通過海關總署等國務院十部委組織的聯合正式驗收。